湖北日報訊 記者 江萌
  一個超級巨無霸工廠將在武漢光谷誕生。
  28日,投資160億元的TCL華星光電項目在漢簽約。在中國經濟爬坡過坎之際,武漢連踩油門,以令人驚嘆的氣勢加速發展。
  一季度,武漢GDP2089.69億元,同比增長9.2%,遠快於全國水平,在全國15個副省級城市中一枝獨秀。
  改變江城經濟曲線的最大變量,是“工業倍增”戰略的提出和實施。伴隨近年來一大批工業項目建成發力,武漢經濟跨入新一輪增長期。
  重提工業優先
  2008年,一場金融危機改變了世界經濟軌跡。面對虛擬經濟坍塌,一度“去工業化”的歐美國家紛紛提出“再工業化”。面對國際經濟危機,中國發展戰略由外需拉動向內外需並重轉變。
  武漢市領導意識到,啟動內需後,為減少成本,產業重心由沿海開始向中西部轉移,而武漢區位優勢明顯,必須踏準實體經濟回歸的浪潮。
  2011年武漢首個工作日,市政府端出“工業倍增”計劃,提出力爭在2015年實現工業總產值比2010年翻一番,達到1.5萬億元。
  該市決策層判斷,工業是武漢的“立命基礎”,是武漢跨越發展的“牛鼻子”。工業是現代服務業的前提和基礎,今後一個時期,武漢經濟工作的首要任務是發展工業。
  開拓新的增長空間
  工業增長的空間在哪?武漢搞了多年“鋼車機新”,但與發達城市的差距並未縮小。武漢市市長唐良智說,“工業僅靠‘一畝三分地’還不行,必須開闢新戰場!”
  2011年,武漢市明確四大板塊戰略佈局:大光谷、大車都、大臨空、大臨港。6個新城區和3個跨三環線的中心城區,各建一個“工業倍增”示範園。
  2012年,新城區成為工業主戰場,上百平方公里的新工業園區骨架拉開。
  通用、聯想等一批投資50億元以上項目紛至沓來。
  2013年,“十大產業鏈條”藍圖公佈,到2019年工業總產值要達3萬億元,即工業產值十年增3倍!
  市長、區長、局長親自帶隊招商,長期務農的新城區被工業搞得火熱。工業園面積3年增長了近3倍。
  2010年武漢工業投資860億元,副省級城市排第七。今年工業投資目標劍指3000億元,衝進全國前三,僅次於天津、重慶。
  緊踩油門不放鬆
  工業向上的態勢,打開城市跳漲空間。近幾年,武漢GDP連續超車,位居副省級城市第四。
  面對經濟喜色,該市仍在不停“緊螺絲”:“工業倍增”不能松油門,每個新城區今年還需新增10平方公里工業園區。
  市領導判斷,天津、重慶、沈陽、杭州都在大力發展工業。武漢逆水行舟、不進則退,必須儘快實現工業總量的倍增,同時轉變結構,實現質的倍增。
  工業壯大快馬加鞭。今年來,東風本田三廠、TCL華星光電等兩個投資超百億項目落戶簽約。通用汽車、格林美產業園、北車等一批重大項目年內投產,多個行業產值增速超過20%。
  市發改委預測,按此態勢,今年很可能趕超成都,在全國城市排行榜上再次進位。
  (原標題:工業倍增,改寫武漢成長曲線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i33jiblf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